株洲新闻广播电台《岁月如歌》栏目专访理想教育集团董事长谭青才先生


发布时间:

2019-10-29

2019年10月,香港理想教育国际投资集团作为中国品牌500企业,接受湖南株洲株洲新闻广播电台第一品质人物专访《岁月如歌》栏目专访,于2019年10月11日在湖南株洲株洲新闻广播电台首播,公司董事长谭青才先生接受专访。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在每周末收听由鹏程带来的FM101.2株洲新闻广播第一品质人物专访《岁月如歌》,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吟诵唤醒另一棵树的歌唱,教育并不带来粮食和棉花,却可以带来充实、丰盈与温暖;教育并不带来金钱和尊贵,却赢得智慧、力量与品味;教育是一节课一节课的生命历程,毽子花开,花团锦簇,师者人世间最美好的职业,本期《岁月如歌》我们有幸采访到香港理想教育董事长谭青才,从老师到教育投资工作者,职业的转换,从不影响他 对教书的热爱,比起谭董事长,他更愿意别人称他为谭老师,有人会想,既然热爱老师这一份职业,热爱这三尺讲台,为什么要转行呢?我们来听他怎么说。

谭老师

 

   通常都是叫我谭老师,我自己在外面做交流也好还是给学生做公益讲座也好我都是谭老师,因为我很热爱教育这个行业,我也很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所以我一直也是从事的教育的工作,我过去是一名老师,现在是一名教育投资工作者,归根到底我的身份还是老师。在94年开始当老师,在一个职业学校当老师,到97年我创业之前一直是老师,在创业以后就是从事的教育投资这一块,我在职业学校的时候,当时我们中国的职业教育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我就想去寻找一个关于职业教育的方向,那么我就离开了学校,然后我自己就去做了一个教育投资公司,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去到国外去学习,德国,当时很先进的德国、日本的职业教育,我是湖南大学学机械制造的,我学工科的,那么我对我们中专生的定位是比较明确的,我们在大学里面都有操作,但是我在中专的时候完全没有实操,全部是理论对理论,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很痛苦,全部是普工,清一色的普工,不管学会计的也好,学机械的也好,学电子的也好,反正你到企业就是做普工,那么这样一种就业的选择,对我的触动非常大,那我们做为中专,那我们开这些专业干什么呢?你反正是做一个普工而已,你跟一个高中生有什么区别呢?对不对?所以我就带着这些困惑我就离开的学校,我去寻找一个真相,因为当时改革开放还不是很久,我们跟外界的接触也不是特别多,所以当时就想去看一看,所以我就停薪留职出来了,出来就做了教育方面的这个公司,然后我再到了广东这边,我在工厂考察的时候,发现工厂很缺这种技术员这个层级的,而我们当时的中专生都是干部身份,那么这块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所以后面我就去了国外,去游学,去德国去看他们的这个职业教育,后面回来之后就觉得我们中国的职业还有很长的路,并且有很大的机会,所以我就成立了研究院,专门来结合到国外的,特别是德国的双元制和我们中国的现实市场来研发一种模式,怎么样的方式能在中国推广,比如德国的模式“双元制”就我们中国目前来讲,不具备这个条件,为什么呢?德国的是三天在工厂,两天在学校,在培训机构或者是职业学校,那么我们中国的现实是内地很少的工厂,特别是现在我们智能制造的工厂几乎很少,那么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来讲他三天在企业两天在学校,他这种无法实现,所以我们研究院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的一种教育体系、教学体系,所以我们在08年把体系研究完成,就开始研究专业,我们10年开始就推出我们研发一些专业,我们教育体系这块呢还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

 

主持人

 

    现在的职业学校越来越多,为了能够使学生在职业学校真正的学有所用,谭老师把职业教育学习分为四个阶段。

 

谭老师

    职业教育我们分了四个阶段,那么我们的教学为了使学生达到动手的目标,能够动手,所以我们先设定了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的培养目标第一就是职业素养,因为人首先是要有思想的,所以我们第一个是职业素养,第二个就是岗位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第三个是创新创业精神,因为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大众创新创业,所以我们就把这三个目标定下来,我们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你要具备哪几个方向,第二个我们就把我们的教育体系定下来,那么我们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理论基础,培养阶段,这个阶段是在学校完成,时间是一年半,那么在这个一年半的时间里面, 我们在学校建立了跟工厂基本相符的实训室,那么在学校我们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这个时候他可以动手,但是他接触的面比较窄,比如说我们的设备只有一套,并且他的型号、品牌是固定的,那么对于工厂来讲,他品牌那么多,每个品牌有每个品牌的一个特色,那么完成动手能力的阶段是在企业完成的,在企业怎么办呢?我们就跟企业联合建立现代学徒制基地或者我们现在叫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现在我们国家这两个名词用得比较多的,在企业里面我们就会建立跟学校一样相匹配的设施设备,比如教室、实训车间,那么我们会指定一个车间做为我们的实训车间,我们再指定师傅带我们的学生,我们在企业里面会通过跟岗、识论和问题探究这三个方式来让学生具备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企业5天,那么有3天是在岗位上跟师傅跟岗或识岗,有2天是在教室里面一起来讨论问题,我们在跟岗、识岗中发现有哪些问题,我们学生不懂的,或者是说我们不理解的,那么我们通过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来解决,把问题解决掉,那么这里的时间用的是半年,就是一个学期,这个学期学生就接触了更多的品牌的设备接触到了真实的生产环境,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得到了锻炼,然后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系统的知识掌握阶段,为什么叫系统的知识掌握阶段呢?我们的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基础掌握,第二个阶段在工厂的教学,他的知识点是碎片式的,我们没有时间去总结,那么我们第三个阶段是返回到学校,跟学生一起来总结,我们在工厂整个的过程,把这个专业的知识系统化,动手能力的系统化,解决问题能力的系统化,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系统化以后我们就进入到了第二个任务就是岗前培训,因为接下来要进入到第四个阶段,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的,比如职业素养的进一步巩固,你到企业去怎么通过第二个阶段你在企业学习过的,到企业去如何尽忠,我们通过这个岗前培训还有仪容仪表、面试、与人相处、尊敬领导等等做这些培训,培训完以后我们第三个阶段就结束了;第四个阶段是最后一个学期,叫做知识应用阶段,就是顶岗实习阶段,这个时候去企业就是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用到你的工作上,这个时候可以竞争好的岗位,比如技术员、核心岗位的操作工等等,到第四个阶段基本上来讲,在我们理想教育这个平台上的企业,我们学生就会去选择,我们现在有一个理想现代职业教育平台,这个平台我的学生我的学校我的企业都在这个上面,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可以选,比如学的比较好的,基础好,你觉得有能力的可以去应聘OPPO、VIVO,我们会统一组织,报名后统一组织面试,像今年我们有很多在OPPO、VIVO,不管是薪资待遇、发展前景肯定是有保障一些,总体来讲我们是为民族企业服务,但是我们保证的是最差的学生也可以专业对口,我们要保证均衡发展,让最不愿意读书的学生也能够学到一技之长。

 

主持人

 

     面对现在职业学校的订单培养,一对一定制,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是一件好事,能够直接对口工作,但是对于理想教育来说现在的学校不应该是单一培养,而是多元化方向。

 

谭老师

 

    其实我不太支持或不太愿意做单一的订单式培养,我觉得在我们这种平台式的订单培养,比单一的订单培养更具有科学性,并且更具有保障,比如我们现在理想职业教育平台上,有几百上千的大型企业都在我这个平台上,都是我这个平台的战略合作伙伴,都是我的长期人才供应商,然后我有一百所左右的职业学校,也在我这个平台上,通过我们跟他的这个战略合作和投资,我们一起来根据平台上这些企业的需要和要求,我们再制定我们的培养计划,编教材,安排双师型老师去这些企业学习,我们再教学生,这样的话他有优势,第一我们这个平台上的企业多,学生选择多,像单一订单式培养,你没有选择,你喜欢这个企业,你不喜这个企业,这个企业的文化你不喜欢,你也必须去,但是我这个平台企业,供学生的选择多,他有好处,第二这个平台上的学生也多,比如这一年VIVO根据生产需要,我的订单,我的招生计划有调整,那么我也可以满足你,如果是单一的订单式培养的话,我3月份要人的时候,我这个订单班要5月份才出来,那就招不到人,这个平台上企业也很喜欢,为什么呢?为什么我3月份要人,我学生3月份出来你就可以要走,我这个平台上可以来协调,我觉得现在我们中国的职业最终发展方向的订单式培养应该是平台订单式培养。

 

主持人

 

    因为自己出身农村,看到了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所以他决定将办学选址更多的放在中西部,只是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

 

谭老师

 

    其实从我们来讲,我们在沿海是总部和研发机构,在内地是应用市场,我们考虑市场的时候,其实我们沿海的职业学校发展也很发达并且比内地更发达,其实沿海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并没有比内地少,因为沿海的职业教育是比较先进的,所以我们的学生学了以后就业都很好,很多家长会选择,那内地的话,我们农民的孩子,职业教育主要是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因为很多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这些学生往往就进入了职业学校,所以我也是农村的,我们湖南娄底涟源一个偏僻的山村里面长大的,也许是我有农村的这种情节,所以我更愿意在中西部发展,因为我想让内地的孩子享受到相对比较好的教育,我们还有一个理念:为中国教育公平做出贡献。我们主要的方向是中西部,因为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教育是不平衡的。从我的理解来讲,第一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第二每个人都有享受平等优质教育的权力,不仅是教育,还有优质教育,这一块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从大的方向来讲,我去贵州的时候看到贵州的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比较落后,特别是幼儿教育更落后,所以我们在贵州大力的投资幼儿园,大力来开发我们的职业学校,这样做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改变,但是我们尽我们一个企业的微薄之力,我想如果是有成千上万我们这样的企业一起来做,那么这个公平的问题应该是有所缓解。

 

主持人

 

   94年开始做老师,现在已经是25年了,这25年的谭老师,不论是三尺讲台前的教师,还是教育投资人,他始终保持对教育领域的热爱,采访到最后,谭老师说他一直有一个心愿没有完成。

 

谭老师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支教,但是现在我一直想要了解两个事:一我的普通话不太好支教能不能去做,二是在我退休之前比如我再过个两三年有机会去申请支教,这个我个人的一个愿意,这是我这辈子一定要去实现的,关于我公司来讲,我一直追求的是我的公司能够扎扎实实的做事,不图名利,稳定发展,能够在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做出创新,我希望我的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老百姓的福音,能够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更好,这个是对我公司的要求,当然说在我创立公司第一天就希望做成百年公司,所以说我的理念是:说到做到,用心服务,以人为本,用爱教育,现在我们已经23年了,我希望我的公司能健康、稳步的走下去。

 

 

主持人

 

    以关爱为支点,翘起知识大地,以教诲为明灯,指点青春的迷津, 以无悔为格言,饯行生命的责任,以理想教育,为每一位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感谢您收听本期《岁月如歌》专访,也感谢香港理想教育集团董事长谭青才分享他的故事,下期再见。